回到首頁
個人.家庭.數位化 - 數位之牆



無線通訊 3G來了(五)影像電話的殺手應用是內容服務
圖文/數位之牆 本文發表於2003/04/13 - 被閱讀 111698 次 被轉寄 91 次

先別說你不需要。

 
■ 訂閱電子報 多種訂閱方式訂閱電子報按此
 
當年 GSM行動通訊在台灣開放的之前,許多有志經營者籌組公司打算 取得經營執照。為了更正確的預估未來行動通訊在台灣市場的潛力, 紛紛尋找顧問公司來做市場評估,並且舉辦了多場市場調查,詢問消 費者對於行動通訊的看法。

令人訝異的是,相當高比例的消費者回答,他們不需要行動電話服務 。因為「公共電話到處都是,為什麼要買手機來打電話?」消費者不 能想像他們會需要在戶外打電話,甚至認為如果有需要,打公共電話 就可以了。

然而行動電話的市場在台灣不過五年的時間,市場就已經飽和了。全 台灣才2300多萬人,卻已經發出去2400多萬個門號。不過幾年的光景 ,幾家無線通訊公司的行銷戰爭就已經打到谷底。反倒是公共電話, 因為無人使用漸漸遭到淘汰。

以上的故事,除了讓當初一批從海外聘請來的電信專家跌破眼鏡外, 主要是告訴我們,消費者對於自己要什麼,其實往往是搞不清楚的。 特別是對於新式的服務,看不見摸不著,想像不出自己為什麼需要。 這讓我們在思考影像電話市場時,更加的小心。

雖然在桌上型電話很早就有影像電話技術,並且有成熟的產品(有些 產品靠連線網際網路傳送影像資料,有些只要接上一般電話機即可, 不須上網),但大部分的應用依然侷限在特殊的場合中,例如跨國企 業之間的會議等,親人出國時相互連絡等,一般人很少有需求。

3G行動通訊,將會把影像電話帶到普羅大眾的生活中。頭一次,開 始有經營者必須對影像電話的通訊訂出大眾化的價格。目前香港和黃 電訊集團已經在今年三月三號,於全球九個國家推出3G服務,從價目 表上可以看出,影像電話通話費率是一般電話的兩倍。

但是,人們真的需要影像電話嗎?會不會又再度跌破一堆專家眼鏡?

一般電話的使用已經超過百年,人們非常習慣把電話放到耳朵旁邊說 話。講電話的樂趣,常常是因為看不見對方。因為人與人之間需要距 離,當我們與其他人見面時,我們會整理服裝儀容,然後相約在某個 場合見面。那就是一種距離。

但是電話的存在卻突破了這種距離,一個電話鈴響,另外一個人馬上 切入你的生活中,打斷你正在進行的事情。好在,這個人還看不見你 ,所以對話可以成立。看不見,是人與人之間距離的最後一道防線。

在這種情境底下,可以想見應用依然會受侷限。一是與自己親密的人 (家人,朋友,情人等等)互通影像電話,是隨機發生的。另一個是 在正式的場合中(在企業中進行視訊會議),這種通話必須雙方先約 定時間。如果沒事先約定,恐怕會被視為不禮貌的行為。

因此,影像電話初期的應用,甚至是未來大部分的應用,都會是在人 與機器的通訊上,而非人與人的通訊。意思是一般人打影像電話的對 象,不會是個人,而是一段節目內容。

美國攻打依拉克,關心戰況的人,在等車坐捷運無聊的人,隨手拿起 身上的3G手機撥出一通影像電話,最新的新聞片段便源源不絕的從手 機播放出來。關心自己股票投資的人,撥出一通影像電話就可以看見 某個大師正在解盤。

年輕的追星族,撥出一通影像電話就可以看見偶像最新的音樂影片, 說不定還有機會面對面聊天。出門開車時,撥出一通影像電話就可以 看見目前高速公路的車流量狀況。這些行為只要求你會打電話,消費 者完全不需要知道什麼叫做上網。

在此必須澄清影像電話與影像串流(Video Streaming )是完全不同 的兩回事。目前業界在談影像內容應用,大部分都是建構在影像串流 之上。說的簡單一些,消費者必須利用手機連線上網,以手機瀏覽網 頁選擇想看的影片內容之後,影像節目就開始傳送到手機上。

換言之,影像串流是一種網際網路的應用。如我們在第一篇文章中所 提到的,影像電話服務是屬於電路交換模式,以時間來計費。而行動 上網與影像串流是屬於封包交換模式,以傳輸的封包資料量來計費。

絕大部分的系統開發商,手機製造者都拼命的將技術發展在網際網路 的平台上面,卻都忘了手機本質上就是電話,而不是電腦。比較一下 兩者的使用方式,一個只要會打電話就能看節目,一個卻必須要上網 才能看,你想大部分人會選擇哪一種?

而且以目前的價格結構來看,同樣是看一段64K ,長達一分鐘的影像 節目,透過影像串流(以封包計費)傳送到消費者的手機上面,其費 用是影像電話(以時間計費)的60倍。這麼昂貴的價格,有誰會用?

下一期,讓我們來談談3G的手機:「手機並不需要智慧」。有興趣的 朋友,可以先看看以下兩個有關3G的網站:

- http://www.three.co.uk 全世界第一個正式營運的3G服務 - http://www.3g.co.uk 有相當多3G相關的資料與新聞 (文:黃紹麟

上一篇:3G來了(四)3G的殺手應用是影像電話
下一篇:3G來了(六)手機並不需要智慧



■ 歷史上的今天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三)行銷工作拳打腳踢 - 2023/04/16

漫談電子書(一)賣書的生意還能做多久 - 2010/04/11

談中國電子商務(二)即將出現的購物比價引擎 - 2009/04/19

談中國電子商務(一)08年是電子商務元年 - 2009/04/12

中國3G迷霧(三)低端用戶為王 - 2007/04/15

中國網際網路大預言(七)Web 2.0 經濟體 - 2006/04/16

第三代網路行銷:搜尋引擎行銷(上) - 2005/04/17

賣蘋果的學問:科技行銷的經典案例 - 2005/04/10

網路搜尋史,與關鍵字廣告 - 2004/04/18

3C賣場何以缺手斷腳(二)無法再銀貨兩訖 - 2004/04/11

3G來了(五)影像電話的殺手應用是內容服務 - 2003/04/13

家中的第二台電腦 - 2002/04/14

明日報,資訊人,與104人力銀行 - 2001/04/15

 

 
搜尋本站


今日產業動態

筑波集團攜手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淨灘 共創美麗海岸線 - 2024/04/20

思科 Hypershield重新定義人工智慧時代的資料中心與雲端安全 - 2024/04/19

朝雲集團(06601.HK):穩健增長與高派息策略共驅 - 2024/04/19

台日合作全力協助台灣地震受災民眾及企業復原 - 2024/04/19

南應大打造全國漫畫風潮!首辦『南應盃』全國原創漫畫大賽引爆矚目 - 2024/04/19


繁體 RSS
簡體 RSS



數位音樂(18)
MP3(35)
數位內容(17)
P2P(13)
電子商務(156)
競標(38)
拍賣(33)
搜尋引擎(96)
筆記型電腦(30)
網路電視(14)
3C(18)
手機(163)
門號(19)
網路行銷(26)
PDA(53)
數位電視(9)
液晶電視(4)
數位相機(34)
網路電話(24)
加值服務(40)
ADSL(52)
平板式電腦(6)
CRM(7)
即時傳訊軟體(10)
寬頻(86)
社群(77)
入口網站(158)
3G(67)
WLAN(13)
影像電話(14)
MOD(23)
線上遊戲(24)
線上沖印(6)
行動上網(55)
電信業者(68)
交易市集(10)
ISP(55)
科技行銷(24)
電子報(59)
垃圾(26)
電子書(24)
網路媒體(67)
網路廣告(76)
無線上網(27)
VoIP(6)
B2B(15)
B2C(44)
C2C(19)
WAP(33)
GPRS(22)
網路購物(38)
數位家庭(9)
Blog(44)
RSS(17)
ICQ(19)
MSN(38)
品牌(128)
雙網(4)
互動電視(10)
網路書店(17)
交友(26)
Skype(16)
Smart Phone(5)
車用電腦(1)
Car PC(1)
可攜式多媒體播放器(1)
PMP(4)
線上學習(8)
Google(71)
Yahoo!(81)
eBay(34)
Web 2.0(61)
WiMax(8)
iPad(6)
iPhone(19)
Facebook(39)
智慧型手機(28)
Kindle(5)
平板電腦(8)
社交網絡(37)
部落格(29)
SNS(15)
O2O(8)
直播(9)
PGC(2)
網紅(3)
共享經濟(1)
Web 3.0(3)
人工智慧(4)
自媒體(3)


Information

 

 

 


個人.家庭.數位化 - 數位之牆

欲引用本站圖文,請先取得授權。本站保留一切權利 ©Copyright 2023, DigitalW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uestion ? Please mail to service@digitalwall.com

歡迎與本站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