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頁
個人.家庭.數位化 - 數位之牆



行動裝置 PDA 市場蹲下去,因為快跳起來了
圖文/數位之牆 本文發表於2001/10/07 - 被閱讀 55796 次 被轉寄 30 次

但當各種調查數據顯示PDA 市場成長率正在下滑的時候,就表示PDA 即將進入「一般人」的市場了。因為「早期採用者」們都已經買得差 不多了,也就是說,「早期採用者」的市場已經接近飽和,會去買的 人都已經去買了。

 
■ 訂閱電子報 多種訂閱方式訂閱電子報按此
 
根據市場調查機構日經社針對2001年的PDA 市場調查所得到的數據顯 示,隨著消費市場的需求不振,原本2001年全球市場的規模預計可達 到1800到2000萬台間,經過下修之後的PDA 市場規模僅能達到1405萬 台。另外一家知名市調公司IDC 的報告也顯示類似的狀況。

如果這樣的預測是準確的,則與2000年的1087萬台的銷售量相比,成 長率僅有29%。事實上,從1998到2001年,全球PDA 成長曲線呈山峰 狀,在1999年達到尖鋒。但是2000年一直到2001年,PDA 的成長卻不 斷下滑。

為什麼看起來如日中天的PDA 產業在興起了幾年之後,而且在目前加 入角逐的競爭者還越來越多的情況下,市場看起來反而萎縮了?我們 可以試著從個人電腦的發展經驗(當然,這個產業目前也開始成長趨 緩,但是原因與PDA 產業不太相同)來看看。

早期的個人電腦是如果以現在的眼光來看,是過於陽春的。從單色螢 幕演進到採用螢幕算是一大突破。接著在彩色的螢幕上面開始發展視 覺化的作業系統Windows ,逐漸的擺脫以DOS 為主的文字式操作環境 。

而後因為有了視覺化的操作環境,除了一般常用到的辦公室文書軟體 變得更容易操作之外,各種電腦遊戲,包含了多媒體的電腦教育軟體 等等應用蓬勃發展,促使更多的人使用電腦。因此視覺化與多媒體就 消費者的應用面來看,是個人電腦產業的第二次突破,銷售量迅速向 上提升。

當多媒體的操作環境已經變成普遍的標準,而硬體的性能已經進步到 一般人可能不需要如此過多的性能時,應用面的訴求反而變得更重要 。此時,網際網路的快速普及帶給個人電腦第三個春天。正如當年很 多人買電腦是為了讓家裡的小朋友接觸幼教多媒體軟體一樣,也開始 有很多人是為了上網而買電腦,讓低價的網路電腦流行過一陣子。

後來個人電腦的發展逐步趨緩,是因為性能的發展已經超過一般人所 需,而在應用面卻很難在突破了。業界寄予厚望的Windows XP作業系 統,在筆者看來並不是提升銷售量的殺手。因為消費者的多媒體以及 上網需求早已被滿足,現在的新玩意只是把那些功能做了加強而已。

以上的發展是不是讓我們看出了什麼?沒錯,高科技產品的銷售量要 能大幅成長,所謂的「一般人」扮演了非常重要的推手。當電腦還在 黑白螢幕使用文字式下指令行操作的時代,一般人沒事真的不會去用 。會用的人只有行銷學上面所謂的「早期採用者」,這些人因為工作 而必須用,或者單純的因為追逐新鮮而去用。

那群因為追逐新鮮而去買最新最好電腦的人,通常呈現出一致的性格 基調:追逐性能,不計代價;對於各種規格細節瞭若指掌;對於自己 鍾愛的品牌誓死捍衛,不惜在網路上面跟另外一個品牌的愛好者大聲 開罵;當他們看到高科技產品針對一般大眾所拍攝的廣告片時,往往 露出輕蔑的態度。

每個「早期採用者」或多或少呈現這樣的性格基調。而有趣的是,廠 商跟這些人的互動關係通常相當緊密,因為處在成長期階段的高科技 產品,其銷售對象通常是這些人。基於這群人的人格特性,與之維持 良好關係不但有助於產品的改進(這些人大多也是高手),也能維持 其品牌忠誠度。

我們會發現,PDA 的先鋒Palm公司的成功,與這群人的良好互動關係 是一大關鍵。當PDA 還處在單色螢幕功能陽春的時代,這群人的建議 讓Palm不斷的向上成長,因而很多「早期採用者」除了自己不斷購買 之外,還推薦週遭的親友買。

但當各種調查數據顯示PDA 市場成長率正在下滑的時候,就表示PDA 即將進入「一般人」的市場了。因為「早期採用者」們都已經買得差 不多了,也就是說,「早期採用者」的市場已經接近飽和,會去買的 人都已經去買了。

剩下來不會去買的人就是「一般人」,這些人對於應用的多寡比性能 還要重視,「買PDA 能幹什麼」會是最核心的問題。正如同當年單色 DOS 電腦機種一般人不會去買,而彩色多媒體電腦會讓一般人願意第 一次嘗試看看一樣。

目前PDA 的大廠Palm正陷入了銷售量下滑以及微軟的競爭當中。就筆 者的眼光來看,這純粹是因為Palm根本不擅長於處理「一般人」的需 求,那是一個Palm以前不曾接觸過的市場,所以從新產品的設計到推 出到行銷,都沒有考慮到「一般人」的需求,甚至錯估了時間點。結 果反而是讓擅長消費者市場的日本新力公司推出第一台多媒體PDA 。

後來採用微軟WinCE 作業系統的康柏iPaq在市場上大賣,證明了一般 消費者市場的開始出現。現在的WinCE 機種以其多媒體的程度而言仍 然很陽春,所以其實是處在一個比較尷尬時期的過渡機種,就好像當 年剛剛推出的多媒體電腦,很陽春,所以有些一般消費者願意嘗試, 有些人還在觀望一樣。

就在這樣的消費者心理之下,整個PDA 市場呈現青黃不接的現象,因 之成長率會下跌並不是沒有原因。只是數字背後的分析告訴我們,這 個市場還很大,但唯有擅於處理和一般消費者關係的廠商,包含產品 設計生產到行銷,能夠在最後佔得大部分的市場,從這點觀之,微軟 還是相當可怕的。

誰說PDA 的市場生命週期與個人電腦一樣接近尾聲?它蹲下去了只是 因為它快要跳起來了。 (文:黃紹麟

上一篇:什麼錢該賺?什麼錢不該賺?
下一篇:網路產業的解體(一)垃圾郵件與網路廣告業的崩壞



■ 歷史上的今天

影音網站的未來(二)短影音適合往社交和工具發展 - 2016/10/09

影音網站的未來(一)長尾效應與頭部效應無法兼顧 - 2016/10/02

行動網際網路產業的重組(二)占終端者得天下 - 2010/10/03

行動商務市場回顧與展望(下) - 2007/10/07

Web 2.0 革命(六)報業的掙扎 - 2006/10/08

品牌是網路行銷最後依歸 - 2005/10/09

P2P 的罪與罰(二)貪婪的火燄 - 2005/10/02

數位內容經營三要件(四)依照消費預算訂價 - 2004/10/03

公司網站真棘手(中)部門踢皮球? - 2003/10/05

從線上沖印談數位商品的價值鏈(一) - 2002/10/06

PDA 市場蹲下去,因為快跳起來了 - 2001/10/07

網路教學市場 - 2000/10/08

重新檢視B2B 與B2C 電子商務 - 2000/10/01

地震來了,網路能做什麼? - 1999/10/03

電子商務:傳統的延伸還是全新的型態【趨勢篇】 - 1998/10/05

HTML會成為可攜式文件標準 - 1996/10/05

 

 
搜尋本站


今日產業動態

黑桃資本向香港紅十字會捐贈藝術珠寶收藏品 - 2024/04/25

黑桃资本向香港红十字会捐赠艺术珠宝收藏品 - 2024/04/25

【最新彈床好去處推介】將軍澳中心x Kiztopia星際彈遊太空站 - 2024/04/25

台中捷運開通Visa卡感應付款 手機嗶卡全線暢行實踐智慧永續城市生活圈 - 2024/04/25

中信國際電訊CPC成為博通 (Broadcom) - 2024/04/25


繁體 RSS
簡體 RSS



數位音樂(18)
MP3(35)
數位內容(17)
P2P(13)
電子商務(156)
競標(38)
拍賣(33)
搜尋引擎(96)
筆記型電腦(30)
網路電視(14)
3C(18)
手機(163)
門號(19)
網路行銷(26)
PDA(53)
數位電視(9)
液晶電視(4)
數位相機(34)
網路電話(24)
加值服務(40)
ADSL(52)
平板式電腦(6)
CRM(7)
即時傳訊軟體(10)
寬頻(86)
社群(77)
入口網站(158)
3G(67)
WLAN(13)
影像電話(14)
MOD(23)
線上遊戲(24)
線上沖印(6)
行動上網(55)
電信業者(68)
交易市集(10)
ISP(55)
科技行銷(24)
電子報(59)
垃圾(26)
電子書(24)
網路媒體(67)
網路廣告(76)
無線上網(27)
VoIP(6)
B2B(15)
B2C(44)
C2C(19)
WAP(33)
GPRS(22)
網路購物(38)
數位家庭(9)
Blog(44)
RSS(17)
ICQ(19)
MSN(38)
品牌(128)
雙網(4)
互動電視(10)
網路書店(17)
交友(26)
Skype(16)
Smart Phone(5)
車用電腦(1)
Car PC(1)
可攜式多媒體播放器(1)
PMP(4)
線上學習(8)
Google(71)
Yahoo!(81)
eBay(34)
Web 2.0(61)
WiMax(8)
iPad(6)
iPhone(19)
Facebook(39)
智慧型手機(28)
Kindle(5)
平板電腦(8)
社交網絡(37)
部落格(29)
SNS(15)
O2O(8)
直播(9)
PGC(2)
網紅(3)
共享經濟(1)
Web 3.0(3)
人工智慧(4)
自媒體(3)


Information

 

 

 


個人.家庭.數位化 - 數位之牆

欲引用本站圖文,請先取得授權。本站保留一切權利 ©Copyright 2023, DigitalW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uestion ? Please mail to service@digitalwall.com

歡迎與本站連結!